手机版 ITDAILY,和您一起探索、发现数字化的本质和价值!010-62668219
中台?还是低代码?
「中台」、「低代码」都是近些年IT圈热议的话题。某些观点看来,二者之间甚至有些“互博”的意味。
「中台」,是指通过合并相似组织,沉淀核心能力到中台,支撑前台快速试错、快速创新,以此最大程度释放企业创新和变革的能力。最核心的特征是“能力复用”
「低代码」,则是对程序开发过程的重构,将可读性差,只有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的代码编程开发模式,变成可读性强,可视化的,普通人都能掌握的配置+片段代码开发模式。
由此可见,二者并不是“有我没你”的互斥关系。反而,从意义上来看,二者都是为了“快速响应”而生。区别在于,中台是互联网行业为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提出的一种架构思想,低代码开发则是为了简化和加速开发而形成的一种平台产品。
基于上述逻辑,云徙科技在探索中台实践路径的过程中,尝试将「中台架构理论」与「低代码」结合,提出了“中台低代码”,即以「低代码」开发平台作为技术工具来加速企业中台搭建。
「低代码」降低了应用开发人员的门槛限制,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人工成本,还能够实现业务应用的快速开发和上线。但传统的低代码开发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目前市场上很多低代码开发平台声称无需开发者配合,仅业务人员即可完成软件应用开发的流程,混淆开发者概念和开发流程,没有明确工作边界;二是存在易用性与适用性不匹配的矛盾。
云徙科技提出的“中台低代码”,利用中台架构思想,让技术业务化,场景化,通过低代码的手段,让IT或者业务部门能够快速开发,提高整个软件的交付效率。如此,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低代码开发模式的优势,还兼容了中台能力的搭建,从而加速和深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云徙的“中台低代码”长什么样?
据云徙科技首席架构师、“中台低代码”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之一陈新宇博士介绍,云徙科技提出的“中台低代码”将系统架构分为:研发物料仓库、研发服务单元、低代码开发平台、页面设计单元和中台控制单元五个模块。
研发物料仓库,作为沉淀中台能力的场所用于存储和读取企业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研发物料;
研发服务单元,作为中台能力的技术底座用于提供基础研发服务并为基础研发服务提供配置服务;
低代码开发平台,作为消费中台能力的场所用于提供传统低代码开发服务,其与系统内各单元连接以提供信息中转服务;
页面设计单元,其作为前端能力中台化的赋能载体,其与低代码开发平台连接用于提供前端页面可视化编辑服务;
中台控制单元,与低代码开发平台连接且用于提供中台能力编排服务和页面资源管理服务。
云徙科技“中台低代码”系统架构,各模块、步骤分工明确,为低代码开发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分工边界,避免了角色的相互交叉,有益于让项目顺利推进。
同时,通过将业务包装为功能包,通过功能包叠加实现系统开发,有效解决了可用性与实用性的矛盾,且该方案是在应用开发的原有开发流程基础上提供减负的一键操作,无需增加开发成本就可极大减少重复代码写入量。
并且,系统各功能模块均可进行自定义,使得该开发系统的适用范围更广。
这么来看,“中台低代码”是云徙科技在“软件定义中台”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数字中台建设门槛,让数字中台更加低代码化、甚至无代码化的一次探索,尤其适用于品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敏捷能力”的迫切需求。
得益于“中台低代码”,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低代码」开发模式,快速业务场景的数字化升级;另一方面,「中台」又提供了更精细、更灵活、更具拓展性、适应性更强的架构方式。二者结合,为企业构建了一幅数字化转型“蓝图”。
自2016年成立以来,云徙科技的数字中台历经了多次产品演进,但毫无疑问,一直在朝着”以赋能业务,促进企业更快更稳地进行数字化转型”为目标进化。可以期待,在“中台低代码”的基础上,云徙科技将探索更灵活、更具普适性的中台实践方式,让数字中台为企业创造真正的业务价值,加速推动中国商业创新。
© 2011-2022 ITDAILY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26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