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ITDAILY,和您一起探索、发现数字化的本质和价值!010-62668219
3月25日-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在北京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余晓晖出席并发表演讲。
展望未来,余晓晖预计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望维持年均9%的增速,到2025年规模会超过60万亿。IDC(互联网数据中心) 曾预计,去年全球数字产业化的支出是1.5万亿美元,同步增长15%,预计未来几年会保持17%的年均增速,这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他讲道,数字化转型会对我国的三资产业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对制造业的成本和营收有显著的贡献。
如何理解数字化?过去讲的信息化和现在数字化有什么不同?他觉得,信息化和数字化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可以认为数字化是信息化的一个阶段,因为数字化、信息化,讲的都是如何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与各个行业融合,从而变革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组织方式,提升质量、提升效益,这是一个系统化的转型过程。
他指出,数字化转型会覆盖到整个企业各个流程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这是一个系统性变革工程,可能涉及到业务、运营和组织的转型。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转型优化产业资源的配置,实现新的价值,提升敏捷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时候数字化转型会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比如其他的效益、客户的体验或者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是回答的仍然是企业经营最基本的问题。
余晓晖认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工业互联网是基本的路径和方法论。他解释,可以构建一个模型思考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机理,首先有物理资产,可能是设备、产品、生产线、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对设备进行感知、分析、建模,然后进行决策、优化。通过大量物理资产的感知积累大量数据,基于数据可以建立对这个物理世界、对生产线、对产品乃至工厂、企业、产业链的一个建模,这个建模就构成了数据驱动智能的基础。
另一方面,可以把行业的模型、机理和知识与数据模型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范式更好的勾画和描述现实物理世界,感知它的变化,也可以去诊断、洞察、预测,从而形成新的优化模式。这样可以对设备和产品、对生产线、对企业和产业链、价值链进行不同层面的优化和资源配置,这样就构成了创新范式的变化、产品体系的变化,比如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制造模式的变化。
他还提到,在过去这些年中,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非常重要的特征,某种程度上它重塑了汽车的基因。网联、智能,打通了汽车和社会各个环节,让汽车真正变成了人们所说的智能移动空间,或者说一个智能生活空间,成为在办公室和家庭中的第三空间。
“这轮数字化转型一个非常关键的特征是数据驱动”,他指出,在数据驱动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服务的创新和价值链的延伸,通过数据的增值创造一个新的价值,平台经济得到发展,汽车变成了一个平台,汽车里的核心系统可能也变成了一个平台。这对于汽车工业是具有变革性的,它让汽车工业变成了一个和经济社会、生活高度关联和连接的一个新的工业体系。
他还讲到了传统的汽车厂商和造车新势力在数字化转型上的不同发展情况。他说,数字化转型其实处于相互交织的局面,赋能者和转型者可以相互转换。
传统汽车厂商最核心的是汽车制造技术、汽车工业技术,这些工业技术如何实现智能化,以及在连接更多产业各个资源实现连接的扩展以及数据的利用,它也变成一个数字化的汽车厂商。而造车新势力基本上都来源于数字技术,一开始数字原生程度比较高,对数据和数字技术利用程度也比较高。它需要把数字技术和汽车工业传统的各个流程、各个核心工艺结合,当然结合过程中又和汽车电动化结合在一起。所以,他认为,传统厂商和造车新势力在数字化转型和发展中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 2011-2022 ITDAILY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265号-4